全国服务热线: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行业动态

杏彩体育,下)熊范纶以亲历者的角度讲诉我国智能农业发展的“前世今生”

发布时间:2024-07-21 23:37:11点击量:

  《大咖薇聊》是斯百德联合安徽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吴薇打造的一档自媒体视频栏目。栏目聚焦科技领域,挖掘产业精髓,捕捉行业动向,希望给您带来启发和思考。

  【编者按】上期跟熊老聊到了“农业专家系统”的“前世”,为大家科普了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几次,我们也从熊老身上感受到了老一辈科学家,对待科研创新工作披荆斩棘、攻坚克难的精神伟力。本期,继续由熊老为我们讲述“农业专家系统”的发展历程。

  熊范纶:我们第一个成果在1988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大概1990年左右,我给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同志,和我们科学院院长周光召,还有几个副院长,写了一个建议书,将近1万字,题目就是《在我国大力发展农业知识工程的研究和应用》。把我的这些工作情况作了一个汇报,这时候已经在全国十几个省应用得很好了。我最后写了一句话,我说“今天它还只是星星之火,不久将会形成一簇一簇火堆,最后必将燎原中华大地”。

  我当时提出了农业知识工程这个词,四年以后,美国普渡大学很有名的专家巴雷特(Barrett),到我们这儿开会,带了一本书他写的书,就叫农业知识工程,一模一样。

  熊范纶:对。我前面讲的1985年我搞成了以后,1992年美国农业研究中心的莱蒙(Lemmon)来开会说,他搞了一个专家系统,是棉花生产管理专家系统,比我应用晚一年。而且看过我的工作以后他马上就写了一封信给UNDP(联合国开发总署),讲美国需要农业专家系统,中国更需要农业专家系统,杏彩体育官网登录入口因为中国的农民文化程度低,而且专家特别少等等的原因,写得很好。杏彩体育官网登录入口所以这个时候我们真正感觉到我们工作的分量,慢慢的才体现出来。

  熊范纶:后来还研究了一个开放平台,为什么要搞开放平台?我们当时搞出施肥专家系统以后,有一次我到国家科委(农村中心)去,有一个总工程师,是专门搞化肥的,他就跟我说“你在安徽砂浆黑土上,看来是成功的,能不能在全国都能用你这个,小麦、玉米、水稻等等每个县都能用”。我当场回答不可能,全国有将近3000个县呢,我这一辈子也干不了,就这样回去了。

  回来以后我觉得他的想法还是有道理的,不能光这个地方用,别的地方行不行呢?我就让另外一个硕士生,(中国)科大自动化系的周金铭上网查查,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过了几天他跟我说“熊老师,网上现在有个叫Tool,就是工具”。我说这个方法很好哇,我们能不能搞一个针对施肥的工具。因为我这时候已经建立了几个施肥专家系统了,有水稻的,有小麦的,还有玉米的,分布在东北、河南。就这样琢磨,应该是1992年左右就搞成功了。后来又一再的完善,最后让农业技术人员来建造他们自己的施肥也好,植保也好,栽培也好,这样的专家系统,他们就变成主人了,这个工具也就普遍推广应用了,当时我们叫“雄风”专家系统开发工具,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贡献。

  后来863项目里我就提出来叫“农业智能应用系统”,并且提议与推动国家863智能化农业应用系统示范工程大规模推广应用,后来获世界信息峰会奖。所以这时候就提出了智能农业,科技部非常重视,总理听我汇报,他听完问,叫什么学科方向?我讲农业知识工程,他说就叫农业智能工程。

  然后他就讲了,我最近在思考我们国家的农业基础设施,我考虑的有三个,第一个是五六十年代的防洪水利工程,第二个基础设施是七八十年代的农产品的产后加工,这都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正在发挥重大作用。第三个就是这个,把农业智能工程和科技信息网络相结合,把我们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传播到农村去,提高我们的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这必将在中国发挥重大作用,本世纪末下世纪初,政府将重点大力支持,果然后来都大力支持了,可惜我也老了。

  熊范纶:1990年,我第一次在我们所开了“农业知识工程”这样一个全国研讨会,后来成为国内系列会议。后来又成立了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农业知识工程专业委员会(现在叫智慧农业专委会)。

  1992年,又在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发起一个叫农业专家系统国际学术会议,在我国黄山召开的,来了14个国家,当时开的很成功,第一次看到国际上的许多新的信息,发现我们并不落后。后来就成为IFAC“农业人工智能”国际系列会议。

  2005年7月,在布拉格召开的国际自动控制世界大会上,熊范纶首批当选IFAC Fellow ,这是世界自动控制界最高荣誉称号。他是获奖者中唯一的中国科学家,也是首位华人获此殊荣。

  这期间我做了很多人工智能的基础研究,结合农业来研究人工智能,提出来许多新的算法,后来就发展为农业智能系统技术体系的研究。

  熊范纶:自然科学基金是搞基础研究的,我们有一个重点基金,就是把数据通过数据挖掘变成知识,放到知识库里面,增、删、改,充实、完善我的知识库;另外又用知识库的知识来指导你怎么样进行数据挖掘,来丰富我的知识,这个思想是很好的,就是基于数据库和知识库的知识发现,并且研发了面向农业应用的知识发现系统开发平台。我们建造的这样一个平台以及“农业智能应用系统的基础研究”,得到国家自然基金委的大力支持,被选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二十周年的重大成果。

  我们不仅搞了机器学习、神经网络等,还搞了智能化的虚拟农业,生态农业,来研究构建农业智能系统的技术体系,很多是国内首创的。

  1997年,我们又搞了一个全国农村致富网站。一方面,把我们的专家系统网络化,另一方面,在网上搞了一个农产品的供求热线,相当热火,实际上就是后来的电子商务。

  熊范纶:好,还是回顾一下我国的发展历程杏彩体育。八十年始是我们的农业专家系统,是智能农业。九十年代初国家863,依然是智能农业,后期为了推广叫电脑农业,因为那时农村不懂什么智能。后来网络出现以后,就提出了信息农业,后来又出现了数字农业、精准农业等等。 后来 物联网出现了以后,又搞物联网农业,都是跟踪西方的发展方向,淡化甚至排斥了以前的我国智能农业。包括今天我们的物联网最大的瓶颈问题是什么?是传感器!农业传感器是最最难搞的。

  熊范纶:为什么不能像傻瓜一样努力去攻关。高兴的是,这些年来,农业信息化的产业化,有了较大的发展,虽然还远远不够。

  我在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作完报告,有个外国公司找我,在中国搞了一个基地,急需要专家系统技术分析推理,来提高西红柿的品质,一再问我怎么搞,我说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却不去做?

  智慧农业是智慧中国里面最难的一个领域,我国的三农现状,知识获取难度大,数据的采集难度也很大,我最早碰到螃蟹了,给咬了一口,但是我希望被咬得值得,而且希望我们大家要像啃骨头一样,真正的像工匠一样,用我们的大爱赋予三农,真正把我们中国人的聪明智慧应用上去,搞好我国的智慧农业,不要老是跟着外国人后面。

  数十年的风云变幻,农业信息化与智能化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不变的是熊范纶对农业智能工程研究细致较真的工作作风,和低调谦和的为人姿态。正是因为有了像熊老这样一批批默默付出的科研工作者,才有了我国现代农业的一幅幅绚丽篇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鸣区双桥镇伏林村5号厂房  电话:  手机:18013147399
Copyright © 2012-2023 杏彩平台官网(中国)官方网站xingcai注册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桂ICP备2023001857号-9